当AI成为互联网的“新用户”,一套原生于协议层的支付体系正悄然兴起。它不仅激活了沉睡三十余年的HTTP 402状态码,更在重构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经济交互模式。
在互联网基础协议设计中,HTTP 402“Payment Required”状态码已沉寂超过三十年。如今,这一被长期搁置的协议条款正因x402标准的推出而重获新生,并有望成为连接AI驱动下机器经济的支付桥梁。
一、 互联网的先天缺陷与补丁时代
互联网的原始架构专注于信息传递,而非价值交换。HTTP和DNS等核心协议实现了数据的全球瞬时传输,却未内置机器可识别的收费机制。
“这导致了一套‘补丁式’解决方案。”资深协议开发者李明锐向记者解释,“从信用卡绑定、API密钥到广告模式,这些体系都建立在‘用户是人类’的前提下,无法适应自主运行的软件实体。”
随着AI智能体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动参与者,传统支付方式显露出根本性不匹配。机器需要的是能够嵌入协议内部、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支付能力。
二、 x402:协议层的支付革命
2025年推出的x402开放支付标准,旨在正式激活HTTP 402状态码,将其转变为互联网原生的支付通道。
与传统模式不同,x402将支付请求直接嵌入HTTP响应中,使单次请求同时完成“数据传输”与“价值传输”。客户端——无论是人类用户还是AI智能体——在接收到402响应后,可自动识别支付条件并完成结算。
技术架构核心:
- 客户端:发起请求的用户、应用或AI智能体
- 服务端:提供数据或服务的主体
- 结算方:负责验证支付完成的第三方
整个过程可编程、自动化,无需账户体系或人工介入。
三、 为何此刻成为转折点
多项技术趋势的汇聚为x402的落地创造了成熟条件:
稳定币成为互联网原生货币,为机器提供全球通用、可编程的支付资产;
低成本Rollup与高性能结算链使“按请求计费”的微支付模式在经济上可行;
AI智能体从工具转变为经济主体,能够自主发起交易并创造价值;
ERC-8004等身份标准为智能体提供可验证身份,使网络能够识别支付主体。
“这些趋势共同构成了x402成为机器原生支付层的基础。”区块链研究员王悦表示。
四、 生态布局与市场表现
主流科技公司已开始积极布局x402生态:
Cloudflare将x402支付处理集成至其全球边缘网络,并推出专为机器结算设计的NET Dollar稳定币;
Google的Agent Payments Protocol(AP2)原生支持基于x402的加密支付扩展;
Visa推出的Trusted Agent Protocol与x402对齐,为合规场景提供身份基础设施。
市场数据印证了采用的加速:
- 过去30天交易次数:135万
- 支付总额:148万美元
- 活跃付费智能体:72,150个
- 有效支付端点:960个
值得注意的是,大部分增长集中在最近7天,表明采用曲线已进入陡峭阶段。
五、 从信息网络到机器经济网络
x402所开启的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互联网范式的根本转变:
AI与API的按需交易:智能体可实时支付获取数据,无需API密钥或预充值;
自主化基础设施消费:算力与存储以使用量计费,替代订阅模式;
机器间自主商业:数字智能体之间可直接交易资源与服务。
尽管x402生态中仍存在投机性实验,但其所代表的结构性转变已不可逆转。支付能力首次与数据传输在同一协议层实现,为自主智能体经济奠定了基石。在这一转变中,x402不仅激活了一个状态码,更激活了互联网作为全球价值传输网络的全新可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