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着昨晚的暴跌,来「做市商」是怎么玩的?
最近币圈的大起大落,特别是各种“插针”式行情,让“做市商”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。例如,有观点认为某交易所的做市商出了问题,甚至导致像 $PAXG 这类锚定实物的稳定币也出现了剧烈波动。
与此同时,“我一买就跌,一卖就涨”是无数散户的共同哀嚎。这背后是巧合,还是与做市商的运作机制有关?本文将带你彻底搞懂做市商的盈利模式、风险应对以及与散户的关系。
一、做市商的核心角色:市场的创造者
“做市商”的英文是 Market Maker,顾名思义,就是在没有足够流动性的地方,“创造”出一个市场。他们的核心职能包括:
- 提供流动性:通过持续地挂出买单和卖单,让交易者随时都能买卖,保证市场不会“死气沉沉”。
- 价格发现:他们的双向报价帮助市场更高效地确定资产的合理价格。
- 赚取利润:通过微小的价差和手续费返还,积累微小但持续的利润。
二、一个简化模型:看做市商如何“无风险”赚钱
为了彻底理解,我们构建一个极度简化的市场模型:
- 假设:你是某个币的唯一做市商;最小价格变动是0.01;Taker(吃单方)手续费0.025%,Maker(挂单方)手续费返还0.01%。
- 初始订单簿:
- 买一价:100
- 卖一价:100.01
- 价差:0.01
第一步:接货
这时,来了一笔市价卖单,与你的买一价100成交。
- 你付出:100
- 对方到手:100 – (100 * 0.025%) = 99.975
- 你获得返利:100 * 0.01% = 0.01
- 你的实际成本:100 – 0.01 = 99.99
成交后,买一价被吃掉,订单簿变为:
- 买一价:99.99
- 卖一价:100.01
- 价差扩大为:0.02
第二步:出货
紧接着,来了一笔市价买单,与你的卖一价100.01成交。
- 你收入:100.01
- 你获得返利:100.01 * 0.01% ≈ 0.01
- 你的实际收入:100.01 + 0.01 = 100.02
利润结算:
你以99.99的成本买入,以100.02的价格卖出。
这一买一卖的总利润 = 100.02 – 99.99 = 0.03!
你会发现,尽管你设置的初始价差只有0.01,但借助手续费返还和市场订单的连续冲击,你实际赚取的利润远高于价差本身。这就是做市商捕获流动性的核心——利用微小的时间和信息延迟。
三、当市场突变:做市商如何应对风险?
上面的理想情况建立在市场平稳的基础上。但如果价格突然暴跌呢?
承接上例,在你以99.99接货后,市场价格瞬间跌至99.80。此时你的卖单价100.01已无人问津。
作为市场上唯一的做市商,你有以下策略:
- 调整报价,保本出局:你将卖一价下调至99.98(考虑到返利,实际到手99.99,刚好保本)。同时,将买单也下调至99.80、99.79等位置,准备在更低的位置接货。
- 摊平成本:如果有市价卖单与你的新买单(如99.79)成交,你的平均持仓成本就降低了。
- 第一笔成本:99.99
- 第二笔成本:99.79
- 平均成本:(99.99 + 99.79) / 2 = 99.89
- 逐步解套:随后,你可以将卖单价格也下调至99.89附近。通过不断重复此操作,逐步降低成本和价差,最终实现解套甚至盈利。
然而,如果价格瞬间暴跌5%或10%呢? 上述方法可能失效,导致做市商巨额亏损。因此,专业的做市商必须深入研究两个关键变量:
- 波动性:价格偏离其平均值的程度。不同时间周期(如1分钟线 vs 日线)的波动性截然不同。
- 成交量:市场的流动性深度,直接影响挂单的成交频率和安全性。
根据波动性和成交量的不同组合,做市商会采取不同策略:
| 市场状况 | 做市商策略 |
|---|---|
| 低日波幅,低日内波幅 | 缩小价差,最大化交易频率 |
| 低日波幅,高日内波幅 | 扩大价差和单量,利用震荡摊平成本 |
| 高日波幅,低日内波幅 | 缩小价差,在趋势中紧密跟随 |
| 高日波幅,高日内波幅 | (最危险) 大幅扩大价差,减少单量,控制风险 |
四、做市商的“兵法”:定价与价差的奥秘
做市交易有两个核心决策:定什么价(Fair Price) 和 设多大价差(Spread)。
1. 如何定价?
- 跨市场参考:参考同一资产在其他交易所的价格。缺点是若其他市场出现异常,会传导风险。
- 中间价定价: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。中间价 = (买一价 + 卖一价) / 2。这是一种“市场大概率是对的”的跟随策略。
2. 如何设定价差?(数学视角)
做市商的利润期望可以用数学模型来优化。假设价格波动服从正态分布(为简化模型),我们可以计算在不同价差下的预期收益。
- 举例:假设当前中间价的标准差为0.04(即价格在68%的时间里在±0.04内波动)。
- 若将价差设为 0.08(即挂单在±0.04的位置),价格波动超过此范围的概率是32%,预期收益为:32% * 0.04 = 0.0128
- 若将价差设为 0.06(即挂单在±0.03的位置,对应0.75个标准差),价格波动超过此范围的概率是45%,预期收益为:45% * 0.03 = 0.0135
- 若将价差设为 0.04(即挂单在±0.02的位置,对应0.5个标准差),价格波动超过此范围的概率是61%,预期收益为:61% * 0.02 = 0.0122
结论:在这个例子中,将价差设置在0.75个标准差(即0.06)时,预期收益最高。这是一个凸优化问题,做市商需要通过历史数据不断寻找最优解。
当然,现实更复杂,因为价格的均值会偏移,导致做市商某一侧的库存积压,产生“库存成本”。管理这种风险,是做市商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。
五、回到开头:为什么散户总感觉被针对?
现在,答案已经清晰。做市商的盈利本质是一场概率和微积分的游戏。
- 做市商通过在订单簿两侧挂单,本质上是在与所有Taker(吃单者,通常是散户) 进行交易。
- 散户的“市价单”正是做市商利润的来源。你做多的那个市价买单,很可能就是击穿了做市商的卖一价,为他贡献了利润。
- 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或出现巨大波动时,做市商为了自保,会迅速撤单或大幅拉大价差,这直接导致了价格的“插针”和流动性的瞬间枯竭。此时散户的订单更容易以极端价格成交,造成“一买就套,一卖就飞”的惨剧。
总结来说,做市商是市场必要的基础设施,但他们绝非慈善家。他们利用技术、资金和算法优势,在每一个微小的交易中获取确定性的利润。而散户作为交易链条中的被动方,其集体行为模式恰好成为了做市商利润模型的“燃料”。理解这套机制,是每一位市场参与者走向成熟的第一步。
